在樊增彬的脑海中,有着一张清晰详尽的四川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公路(以下简称“映卧路”)地图——哪里容易滑坡,哪里可能塌方,他了如指掌。任四川兴蜀公司映卧路建设代表处处长的樊增彬并非“最强大脑”,10年映卧路的坚守,让他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
巴郎山隧道代表处处长阳江林在巴郎山隧道建设的工人聘用上,有着挑选飞行员般的谨慎与严格,挑选好的工人需要在工地上观察一周后再安排工作。不是用人条件苛刻,而是施工环境太过艰苦。巴郎山最高达5040米的海拔,隧道所在处只有成都平原45%至60%的含氧量,最低达零下32摄氏度的极端温度……这一切残酷的现实,要求施工人员有强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
采访之前,记者印象中的巴郎山隧道和映卧路,是串联起众多秀美景区的四川“黄金旅游线”重要路段,周边景色优美。根据规划,完工后的巴郎山隧道和映卧路将重现“路在景中延,人在画中游”的画面。然而,只有身处施工现场,才能体会这一切壮美背后修路人付出的艰辛和代价。这两项工程的承建方四川兴蜀公司,如西天取经般克服着海拔高、气候恶劣、生态脆弱等一个又一个困难,在艰险中开山劈路,开拓出一条条黄金旅游线和生命通道。
5000米海拔的挑战
2011年3月,作为“5·12”汶川大地震后列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四川省道303线巴郎山隧道开工建设。这条全长9.738公里的隧道,将四川九寨沟、黄龙、红原大草原、四姑娘山串接在一起,是四川省“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也是小金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生命通道。
工人老张怎么也忘不了初到工地的情形。“夜间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使得在临时工棚的生活格外难熬。因为没有电,工友们靠着火炉取暖,就算盖着四五床被子也抵抗不了寒冷。最上面的被子被空气中蒸发出的冷气打湿,晒被子成了每天清晨必做的事情。”回忆起初到工地的那段艰苦岁月,老张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常年在工地上风吹雨淋的那张脸显得更加沧桑。
的确,高寒和高海拔是兴蜀人修建巴郎山隧道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四、五千米的海拔,这片正常走路都会头晕脑胀胸闷的土地上,兴蜀人如何在此安营扎寨开山劈路?
在及时解决通电问题后,水暖、电热毯成为巴郎山隧道工地上每间房屋的标配,解决了工人的住宿问题。然而,较之取暖问题,更难解决的还是缺氧和人员的心理素质问题。
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承受的不仅是缺氧高寒带来的身体折磨,还有方圆几十公里不见人烟的寂寞。因为海拔高,天气干燥,不少人都嘴唇干裂流鼻血,而饭只能煮到八成熟,吃饭时大多是一小碗米饭就着水往下咽。阳江林告诉记者,针对方圆30公里无人烟情况,在驻地实现电视信号接收,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丰富员工的生活。此外,在考虑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建设了太阳能的供热水系统,确保工人可以集中热水洗澡。在施工现场,兴蜀公司为整个员工驻地和工作区域提供供氧系统,并在隧道口设置供氧机,将氧气输送到洞内,增加隧道内的含氧量。
除了在进入场地前的对工人进行体检,在巴朗山隧道驻地项目部,记者也看到项目部专门设立的体检室,将定期体检引进工地,随时掌握工人们的身体状况,最大限度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在隧道内,项目部专门设置了更衣室,以便工人们在完成开挖后能及时换下湿衣服……
在改善生活和施工环境上,兴蜀公司竭尽所能。即使如此,在高海拔和高寒的考验下,一个工人最多只能干半年活,如今巴郎山隧道的施工人员已经换到了第六批,累计1000多人次。而与巴朗山隧道相伴的兴蜀人,却始终坚守在一线,为隧道的最后通车尽心竭力。
与时间赛跑
8点起床,加热柴油和汽油是老张每天早晨开工时的第一道工序。严寒的天气冻得挖掘机发动不了,四五个小时的加热后,设备才能正常运转,正式的开工得一直等到中午才能开始。
高寒的天气,让巴朗山隧道的施工时间短暂且珍贵。阳江林告诉记者,隧址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以下,通常11月开始降雪,直至次年4月底开始解冻,冬季长达6个月,平均积雪日在100天以上。
映卧路同样也面临着施工期短暂的问题。樊增彬介绍,映秀到卧龙段雨季很长,一旦下雨工程就无法进行,且随时有塌方出现。一旦出现断道,正常行驶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就需要两三天时间。
低温、积雪、雨雾等因素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如何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破解工期短的难题,成为影响巴郎山隧道和映卧路建设成败的关键与难点。不言败的兴蜀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推行标准化、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
记者了解到,针对冬季气温低,混凝土初期强度增长慢、离散性大、冻胀破坏等难题,兴蜀公司与国内高校联合攻关,建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模型,优化相关参数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燃煤锅炉等综合加热系统,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了冬季施工质量可控。其中包括对堆料仓实行全封闭循环热水地暖加热,对拌合站配料机背板采用电加热管保温,在二衬台车背板采用电加热管加热养护,加热拌和用水,拌和站送水管用聚氨酯材料包裹、试件洞内同条件养生等措施。
同时,结合兴蜀公司首届优质工程竞赛活动,巴朗山隧道开展了全员技术培训,加强关键工序施工技术交底,开设职工夜校技能培训,通过组织二衬钢筋焊接、张挂防水板、光面爆破等各种实用技能比赛,选拔技术过硬的技工在关键部位和工序上进行示范,以此带动一线施工人员技能的全面提高。
此外,项目部对工地实验室按标准化建设指南管理考核,制定了统一的试验检测内业资料管理目录,强化现场质量检测,采用信息化试验检测软件系统实行远程数据监控,保证检测频率,确保检测数据的及时、真实、准确。
不抛弃 不放弃
今年,樊增彬开始了自己在映卧路上的第十个年头。这条命运多舛的映卧路,考验的是兴蜀人的毅力与决心。
原本计划成为“中国黄石公路”的映卧路,是通往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及“东方圣山”四姑娘山的唯一道路。最初建设始于2005年,计划2008年8月竣工的道路,却因先后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8月泥石流灾害而进入第三次重建。
2005年进入映卧路施工现场的樊增彬,没想到在这条路上一干就是十年。他告诉记者,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将几年的心血瞬间毁于一旦,人就处于崩溃的边缘。“路刚刚成型,一次灾害,漂亮的公路瞬间就没了。每一次灾害都是对我们修路者心理的一次摧残。当看着搭上青春的路因为一次次灾害而越修越烂,心里就空荡荡的!”回顾映卧路上不堪回首的往事,樊增彬总是格外痛心。
他告诉记者,地震过后的次生灾害,对地质的影响比地震更恶劣。因为无法判断灾害趋势,修路时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工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对于映卧路,兴蜀人并未言弃。
2012年7月,兴蜀公司建设者们第三次进入了映卧路,开始灾后重建。樊增彬告诉记者,此次恢复重建工程以新建为主,部分利用、改建原有构筑物。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特别是泥石流损毁,本次重建路段多采用隧道形式,全线新建隧道12.143公里/4座,修复加固短隧道420米/1座,新建及加固棚洞或明洞1.760公里/14座。
在高海拔、高严寒以及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兴蜀人永不言弃。规范化施工,人性化管理,在每一个艰难的地方,兴蜀人都以专业、顽强的筑路精神,续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改写着“蜀道难”的历史。
凤凰涅槃,一条条天路,就这样在兴蜀人的千辛万苦中,向远方延伸,缩短了美景与你我的距离,让我们距幸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