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屹,汶马路理县业主代表处处长。他高高的个子,脸庞由于长年风吹日晒而显得有些沧桑,镜片后的眼神透露着坚毅,不多的话语透露着果敢。看到他的人,绝不可能将他与“绣”这个充满女性气息的字眼儿联系在一起。但就是这样一个七尺男儿却一直说,要用“绣”路的标准来修路。对于他所负责的汶马路汶川至狮子坪段,每道工序、每个细节,他都要求像绣花一样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敢于攻坚的领头羊
王屹可谓是汶马路的元老,早在2008年3月,省厅公路局成立汶马路改造项目部时,他就在此担任副主任。后来,兴蜀公司成立,他作为理县代表处的处长继续坚守此地。
2008年9月,因地震中断的汶马路改建工程作为灾后重建工程重新开工,王屹再次来到这条曾经熟悉的公路上。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震后的汶马路还是让王屹心惊:过去车水马龙的道路已经面目全非,不仅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随处可见,部分路段的道路甚至已经荡然无存,那种触目惊心的灾难深深地撞击着王屹的内心,也让他感觉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此时的王屹,既要适应新成立公司的管理体系,又面临着工期提前、施工管理力量薄弱等困难,还要及时解决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的艰难不言而喻。但也正是种种艰难,激起了他心中的激情和斗志,他立志要在汶马路上一展身手,圆满完成任务,将它建成灾区的生命通道、避险走廊。
在地震重灾区修建公路,这在王屹,是头一遭,迎接他的,是无数的困难和麻烦。
首先涉及的就是工程变更以及因此造成的投标人变更和“段中段”现象。为绕避地震造成大量的滑坡、垮方等路段,汶马路的设计进行了重大变更,在一些地方改道并增加桥梁隧道,理县代表处所负责的路段中仅桥梁就增加了29座。设计的变更使合同段由震前的6个增加为震后的12个,施工时,同一个合同段内的几个标段共同施工、交叉施工,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其次,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要求汶马路在修建的同时必须保障道路畅通,大量运送物资的车辆让这条本就残破不堪的道路更加的不堪重负,给道路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三是监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履职尽责上有所欠缺,代表处的担子因此而有所加重。
到汶马路之前,王屹一直在高速公路工作。高速公路相对单纯的工作环境让他一时不能适应地方公路的建设条件。那些日子,为了理清开工之初的千头万绪,王屹可谓是食不知味、寝不安眠。但是王屹凭着工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心,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很快适应了地方公路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地震之后,王屹和同事们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是一条普通的二级公路,如今的汶马路关系着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关系着灾区重建物资的运输、关系着灾区经济社会的复苏。在王屹的带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闯过了最初的难关,理县代表处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先进理念的传道者
修一条路,就要将它修成最好的路。王屹始终心存这样一个信念,他也一直在思索,怎样将自己负责的这90多公里二级路建成优质路、放心路。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无论质量还是管理在公路建设中都处于领先行列。王屹有着在高速公路工作多年的优势,他决定,在切合实际的前提下,要将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先进理念“移植”到汶马路来。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而合格的材料是保障质量的基础。由于汶马路沿线材料的特殊性,在实行二级破碎之后,针片状含量过高,于是王屹要求各料场对原材料全部进行三级破碎。王屹满意地说,经过三级破碎的材料完全能达到质量要求,其规范性甚至超过了高速公路的规格。
在每天对工地的巡视中,王屹发现,各施工段设置了很多小的混凝土拌合点,存在很多弊端,一则看上去施工环境非常混乱,二则拌合出来的材料良莠不齐。经过反复考虑,他提出“混凝土施工工厂化”,在每个合同段设置3至4个拌合点,对材料进行集中拌合,再用罐车运到各个工点。这样,施工环境整洁了,拌合出的混凝土材料规格统一,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汶马路过往车辆众多,且沿途有不少农户居住。对这些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王屹始终深怀怜悯之心,总想着怎么为他们多做一点事,力所能及地让他们的生活环境稍好一点。于是,他借鉴市政施工经验,又提出了“公路施工市政化”。开工伊始,施工路段全部设立围挡,将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相分离,让过往行人看不到施工场面,维持较好的通行环境,尽量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理县代表处倡导的“混凝土施工工厂化”和“公路施工市政化”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公司领导和当地居民的高度评价,随后在川汶路、映卧路加以推广。
勇于创新的探索者
王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说,与米亚罗至马尔康段相比,我们这段路植被稀少、景色单调,而且受地震影响较大,沿途山体破碎、岩层裸露,司机长时间在这种路上开车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不利于行车安全。于是,王屹借鉴川九路建设理念,提出了四个“多样化”,硬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这片曾经破碎的山河上“绣”出了“花儿”。
汶马路所经之处都是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为方便大家出行,公路上设了许多平交道口。这些道口并不雷同,而是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不同的变化,其中也有从高速公路借鉴过来的类似匝道的道口。这就是其一――平交道口多样化。
挡墙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素材。王屹本着不拘一格的理念,在镶面时采用卵石、片石等多种风格,并大胆地将挡墙横移出去作为路堤墙,不仅使道路更加宽敞平坦,而且增加了绿化空间,增加了行车的舒适度。这是其二--挡墙形式多样化。
其三是洞门形式多样化。结合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王屹他们因地制宜,对一些洞门也进行着新的尝试。例如他们新创了一种下面是桥上面是棚洞的半桥式棚洞,既能有效地避免滑坡的影响,又使行车更加顺畅。
其四是水沟形式多样化,引入了“浅碟型”边沟,改变了水沟千篇一律的形象。此外,还在部分路段增设了花台,届时将种上适宜当地生长的花草。
可以想象,等到工程完工之时,这条路必将是一条春意盎然,多姿多彩的生态路。
精细管理的总管家
业主,顾名思义,是项目的主人。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过去的常规,业主代表是轻松的、是威严的、是高高在上的。但到了王屹这里,一切都被颠覆了。因为他认为,业主代表更应以完成好项目为己任,更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更应利用自己全方位了解情况的优势推动工程顺利开展。汶马路理县代表处共有7位业主代表,或许,管段工程师这个称谓更能贴切地说明他们的工作职能。
开工伊始,王屹就为业主代表们定了位:做服务型、奉献型业主。他要求业主代表们多下工地、多到一线,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的质量、进度、安全、设备、人员等情况都要了如指掌。如果有谁模糊不清,一向和颜悦色的他也会难得地拉下脸来,提出严厉批评。
王屹生动地诠释了“总管”的意义,对于工地上的事,无论巨细,王屹“总在管”。他率先垂范,每天到工地督促进度、质量和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对各标段的熟悉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管段工程师。在他的带动下,各位业主代表找准位置、转换角色、迅速进入状态,精细化管理在理县代表处蔚然成风,每个业主代表说起自己标段的所有情况,细至几台设备、多少民工,都如数家珍。
由于工期紧迫,为了完成“三年工期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2009年7月,王屹又推出了节点计划。业主代表除了拟定出大的阶段性任务外,还要与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共同将目标细化到每个月、每一周,并根据计划帮助施工单位估算机械、人员等,提前落实到位。实行节点计划的去年下半年,工程进度比上半年有了明显提高。
除了精细化管理,王屹的管理还始终体现着人性化。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目前工程已进入后期。王屹知道,这个时候,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都十分困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的积极性,影响到工程进度。他常常深入到各个标段,帮助施工单位想办法、出主意,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共同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王屹说,合同是要遵守的,但如果仅靠行政命令未免显得太冷酷、太不近人情。他一直认为,地震之后,施工单位能坚持下来,并且是按照过去的单价坚持下来的确很不容易,困难的时候,如果业主都不帮一把,工程就更加无法推进了。难怪汶马路的施工单位都为遇上了这么一个尽职尽责又善解人意的代表处处长而庆幸万分。
尽管工期一再提前、尽管条件艰苦恶劣、尽管环境复杂,在王屹快马加鞭般的带领和促使下,理县代表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着,汶马路重建工程的胜利已经在望。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在王屹的身上,这两者结合得如此紧密而协调。相信经过汶马路的锻造,王屹的双翼将会更加丰满有力,助他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