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经耿达到卧龙的必经之路,画面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山体滑坡和碎石,将原来记者站的这个地方完全掩盖了,旁边的河流非常得湍急。
映卧路是卧龙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5.12大地震发生后,记者跟随武警抢险救援部队来到这里,亲眼目睹垮塌的山体,掩埋了通向家园的路。山石不停从高山上滚落,路基已经完全看不到,大型机具也只能艰难掘进。
十年后,再次回到这里,公路两旁已经长出了茂盛的植被,大大降低了山体滑坡的风险。这条由香港援建的映卧路,也已经成为了连接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景点这样一条繁忙的旅游要道。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时任省道303线映卧路指挥部指挥长樊增彬,每年雨季前,心中的挂念都会促使他回到映卧路看看,他说,这条路19.2亿的重建资金,有17.656亿都来自香港特区政府。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有技术援助。
樊增彬介绍:“映卧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发生特大地震后,在原址立即开展重建,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 ”
樊增彬的挂念也是因为映卧路重建的一波三折,2010年和2011年夏天,连续暴雨引发泥石流,使在建的映卧路受损严重,这条地震时的生命通道,地震后的灾区发展之路到底能不能重新建好,乡亲们期待着,来援建的香港同胞也在努力思考着。
时任香港发展局四川重建组组长麦齐光告诉记者,“后来差不多将整个线路上的百分之70、80转成隧道,我们打隧道,还有将这个路的高度提高。”
现在的映卧路,已经改换了模样,顺畅通达。沿着映卧路一路向西,只用了十多分钟,就来到了耿达镇幸福村。在这里,见到了老熟人周春红,十年前,曾经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灾后重建中广东省潮州市帮他们新修了房子,选址在了山下更安全的地方,所以全村人就整体搬迁了下来。映卧路通车后,从村里到成都,只用一小时车程,让这里成了城里人的避暑胜地。
卧龙特区耿达镇幸福村村民周春红说:“生意当春熙路那么多人,去年纯利润就有七八万块钱,在家就把钱挣了。”
去年,耿达镇游客量达到16万人次,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1600万的旅游收入。看到生意火爆,今年,又有不少人打算开民宿。十年时间,耿达镇已经从地震时的百废待兴,走到了现在的欣欣向荣。
卧龙特区耿达镇党委副书记周刚介绍。“现在这个旅游步道已经全面完成了,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也是在逐步的完善。映卧路对我们耿达、卧龙,甚至包括小金县来说的话,也是生命路,也是致富路。”
吃水不忘挖井人,沿着映卧路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的新生繁华,在每一座隧道口,都有紫荆花的标志,格外醒目。而在援建中,北京大道、江苏工业园,这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名字,都记录着这十年的大爱与变迁。当年,18个省市涉及的对口支援项目有3668个,投入资金784亿元,有来自这些省市的35万多人次参加援建工作,这或许就是手足兄弟的意义。十年过去了,这其中有一位浙江人却留了下来。离开耿达,来到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凉水镇镇长王根明,就是那位留下来的浙江人。
王根明说:“青川当时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作为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也想把这个地方建好,就留在了青川,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年。”
十年前,浙江江山的大学毕业生王根明作为志愿者来到青川,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小伙子习惯了吃麻辣也学会了四川话,在这里成了家,更是从一名普通公务员成长为凉水镇镇长,在他的带领下全镇7个村和社区现在已经全部脱贫。
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村民王玉龙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是泥巴路,现在基本上都打成水泥路了,产业也有核桃,有茶叶,还种得有药材。一年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王根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虽说离开了浙江,可跟故乡的联系却从未中断。在镇政府,这里专门设有一个智力援助项目区。王根民介绍说,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都来自于浙江的智慧。
不仅是青川,上海与都江堰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农业、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合作;福建与彭州97家单位结成“对子”,形成长效交流;江西则在支医支教、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与小金援助,提升其软实力…… 对口援建省(市)与我省共建产业园区24个,投资48亿元,落实项目503个,什邡北京、北川山东、青川浙江等合作产业园极大的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
十年弹指一挥间,尽管援建早已结束,但援建双方的情谊却日久弥新。步入新时代,手足兄弟更是携手并肩,共同追逐新的中国梦。
时任山东援建北川前线指挥长徐振溪说:“我们山东和北川干部群众友谊源远流长,经济交往,人文交流,尤其文化交流还是非常经常的。”
时任广东援建汶川工作组组长陈茂辉说:“看到汶川现在非常的美丽,也达到了我们当时规划设计的效果,而且他们很多产业也富起来了,农民的收入不断的增加。”
时任北京市对口援建什邡前线指挥部工程建设部部长孟捷说:“我们共同用双手重建了新什邡,也让我把那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们也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再出把力,四川什邡雄起。”
时任上海城建对口都江堰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茹毅说:“应该说我们有幸见证了这十年,从灾后援建到现在整个四川一个大发展的形势,我们也是非常看好整个四川将来的发展,对四川我们融入了更多的感情在里面。”
时任葛洲坝集团汉源援建项目部副经理胡祥说:“看到了我们当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我由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祝愿我们汉源的老百姓生活,像樱桃一样,红红火火日子像梨花一样繁荣芬芳,幸福。”
举全国之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当年援建的这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产业园区等项目为当地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和充足后劲,四川人民与援建省份的情谊也更加绵长。在十年前的强烈地震中,灾区不少工厂被损毁,产业受到重创,如今,这些企业怎么样了?灾区的产业发展又进行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