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穿高尔寺雪域畅坦途
——四川兴蜀公司高尔寺山隧道建设纪实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山伏脚下,云飘头顶,每一位游走川藏线的人,都会被这条“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描绘的瑰丽画卷深深迷住,而高尔寺山隧道的贯通无疑给这幅画卷增添了更绚丽的色彩。
高尔寺山是318国道川藏南线上著名的一段险途,一座大山,犹如天堑,横亘于新都桥与雅江县城之间,让无数游人望“山”兴叹。2011年5月,318国道甘孜州境内的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以下简称“东海路”)改建工程启动,“修一座隧道穿越高尔寺山,让天险不再险!”面对川藏天险,开路者留下了铮铮誓言。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蜀公司”),这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诞生的优秀队伍,授命担负318国道东海路的建设任务,经过四年多的艰辛鏖战与奋力拼搏,高尔寺山隧道终于顺利通车。兴蜀公司监事会主席、东海路改扩建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刘涛告诉记者,高尔寺山隧道全长5682米,进出口海拔4000米左右,隧道连接康定、雅江两县,隧道通车后,康定到雅江可节省通行时间1小时左右,加上之前已经通车的剪子弯山隧道和理塘隧道,进藏将少翻三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
四年多时间,兴蜀人用热血和汗水使古老的高尔寺山实现了现代穿越,让“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四川兴蜀精神有了更为动人的注解。从此,天堑不再险,雪域畅通途!
知难不畏勇者胜
在海拔近4000米的山腰上挖隧道,让身体适应自然环境,是建设者遭遇的第一个挑战。高寒、缺氧,隧道外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隧道内的氧气含量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打个对折。“氧气稀薄,一个人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会气喘吁吁、头痛欲裂、昏昏欲睡,何况要打通一条长5682米的隧道。”兴蜀公司东海路常务副指挥长陈昕告诉记者。
强烈的紫外线和干燥的气候,致使不少人面部脱皮、鼻干流血;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症,比如掉发、视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温差大,一旦感冒极易患肺水肿;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致使建设者肠胃病不间断发作……粗略统计,高尔寺山隧道建设的这几年,部分工人无法适应而频繁更换,每年不同人数的更换达15批次左右,高峰期一次要更换近400人,工效大幅降低。
不仅人的功效低,由于高原缺氧,燃油燃烧不充分,机械设备功效严重降低,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使得设备老化极其严重,机械利用率极低,维修频率高,影响了施工进度。
因地质复杂带来的施工难题随时都可能出现,克服了气候难题的建设者一刻也不敢懈怠。据了解,高尔寺山隧道横穿3个断层,地质结构复杂,施工作业困难。3个断层,平均每个断层长200米左右,一般Ⅳ级围岩地质条件下,掘进200米需要2个月,同样的长度在断层中掘进时间翻倍。
隧道的围岩以薄层状碳质千枚岩为主,受隧道涌水较大影响,易发生坍塌,处治坍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致使施工推进艰难。“前期的规划设计中我们考虑了断层中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有时会比预想的糟糕得多。掘进的过程中突然就会有碎石如雨一般哗啦啦滑落下来。”至今,高尔寺山隧道的参建者对曾经遭遇的施工危险记忆犹新。2013年项目遭遇了最大的一次断层碎石塌方,一次性上百立方米的碎石如瀑布一样滑下来,建设者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彻底处理。
此外,项目所在地电力网并没有像条件较好地区一样全覆盖,规格标准低,电力严重不足,缺少维护维修。在隧道开工建设之初,施工用电完全供应不上。大型施工、照明、拌和等工序齐头并进,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电力供应雪上加霜。据统计,从开工至今,施工现场共停电多达100余次,总停电时间累积超过38天,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正常施工。
但是,种种困难并没有羁绊兴蜀人打通高尔寺山隧道的决心和脚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对于头顶“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光环的兴蜀人来说,每一次困难,都是兴蜀人争攀新高峰的起点。
在克服自然条件,稳定施工队伍方面,项目医务室对新招的人员在进场培训前会进行2至3天的生理观测,通过初步观测后,再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高原反应各类并发症症状以及应急处理方法等。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
结合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项目邀请专家不定期进行技术专题讨论和指导,做好地质超前预报,科学、安全推进隧道施工进度。对于断层地带严格控制每一循环的进尺,每一循环不宜超过3米,地质条件特别差的施工段落,则须控制在0.5至1米内;为了防止隧道洞发生坍塌事故,围岩较差路段,尽可能不进行爆破施工,能进行机械开挖的尽量机械开挖,避免爆破对围岩产生扰动。
对于电压不够的情况,项目则采用在隧道内建电力中转站,实现高压进洞,并采用自发电补充的方式,确保隧道每天的施工作业能正常开展。
与此同时,指挥部坚持施工单位总公司督导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派驻由公司领导挂帅的督导组常驻工地,充分发挥总公司的资源优势,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对项目倾斜,强化了对项目的支持和管理;同时指挥部加快清理重大变更,督促各单位尽快完善变更手续,确保在资金上的最大支持;细化各项工程措施,注重各道工序的衔接,采用24小时平行交叉施工作业,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追求卓越铸精品
被气候和地质条件拖慢了节奏,并没有同时拖慢兴蜀人对精品工程一如既往的追求。
肩负“改建318国道,助推藏区一步跨越20年”的神圣使命,贯彻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将东海路建成精品工程”的要求,兴蜀人时时刻刻没有忘记对卓越的苛求。
摊开地图,川藏线就像一串钻石项链垂于美人胸前。作为东海路改建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高尔寺山隧道,它的贯通让这串钻石项链更加光彩夺目。
而这光彩夺目的背后则是兴蜀公司匠心独运的科学管理。据了解,“五化”的管理理念,即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程管理精细化,一直是兴蜀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所秉承的。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在“五化”理念的指引下,针对高尔寺山隧道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项目超前谋划、科学安排,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工程始终以优质、安全的状态平稳前行。
据兴蜀公司负责高尔寺山隧道建设管理的工程师刘赟介绍,为了保证质量,指挥部督促各参建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兴蜀公司标准化工地建设、首件工程认可制、优质工程竞赛活动、工艺设计审批制等相关规定,着重抓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消除质量通病。同时,项目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设置了中心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工地试验室三级质量检测机构,所有母体试验室均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等级,充分发挥三级试验检测体系的作用,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了工程质量可控。
因为在特殊的气候、地质条件下施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常见且实用的方法“失效”了,问题的解决需要更细致的方法。比如粉尘处理,正常的处理方式是不停地洒水除尘,以及垃圾清理,但事实上,在零下20摄氏度的高尔寺山隧道作业现场,洒水就会使路面结冰,影响其他工序开展。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只能采用人工清扫,装入编织袋,运到洞外。
安全大于天。高原隧道内施工的难度,甚至无法用言语和文字来形容。洞内通风困难、灰尘颗粒多,加之高原缺氧,时刻威胁着洞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海拔3920米的高尔寺山隧道南端洞口,有一间白色板房,房内管道交错,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专为洞内输送氧气的供氧站。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项目指挥部把确保工人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出以人为本、科学施工。在指挥部的组织下,施工单位专门建立供氧站、购置制氧机,为隧道内施工的工人输送氧气。同时,为洞内施工人员购置了随身携带的氧气罐,洞内遇到身体不适时,可自行吸氧。为了确保洞内施工人员安全,项目采取多班轮换制,每天进行4至5个班组循环工作,一个循环4至6小时,缩短工人洞内作业时间,确保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但这在项目管理者眼里远远不够,在种种保证安全的措施之上,开工建设伊始,项目就在隧道口设置了电子监控,同时向进入隧道的每一个人的安全帽内放入芯片,精准定位,让生命安全更多一层保障。
慢工出细活,精细出精品。在高标准完成隧道建设的同时,项目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多措并举,严格管理,在久负盛名的“省内国省干道一流建设管理团队”之上,兴蜀人又一次兑现了筑就精品的承诺。
甘于奉献奏和谐
高寒、缺氧,手机没信号,网络时有时无,白天寂寞为伴,夜间辗转难眠,翻个身都觉得呼吸急促……没有到过高尔寺山隧道建设现场的人,无法想象建设者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即便是到过现场,比如那些频繁更换的参建者,他们也无法想象,有一群人如何能做到自始至终都坚守在高尔寺山隧道的建设工地上。
这群人叫兴蜀人。由于长期处在高海拔地区,太阳暴晒导致他们嘴唇红肿开裂、面部皮肤脱落,每天洗脸都要脱一层皮下来。记者采访时,正好遇见高尔寺山隧道的项目管理人员取体检报告单,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症状:心脏偏大,这是在高寒地区久待留下的毛病。
血肉之躯时刻遭受自然的严酷挑战,为何还能始终坚守?
这是一条藏区同步奔小康之路。打通高尔寺山隧道,意味着318国道东海路项目改建全部完成,这对于完善藏区公路网、促进藏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兴蜀人始终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利益相结合,积极帮扶当地藏区群众,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他们搭建便桥、便道;完成沿线接线工程、水系工程,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结合民族特点,重视环境保护;与附近民族学校结对子,组织“献爱心活动”;倾力援助,从2010年起先后派遣3批次共5名优秀干部人才到藏区一线工作。这些善举不仅得到了沿线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更得到了当地群众对工程建设的支持和回报。目前,318国道东海路已全面完工,建设成果得到了藏族各界人士、过往游客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这是一条书写兴蜀人奉献之路。人来人往、风吹日晒,兴蜀公司的建设者始终坚守在那美得令人窒息、难得让人心颤的川藏高原上,呵护着藏区公路的华丽蜕变。这份坚守换来了通天大道翻山越岭、一路驰骋,也换来了历经磨难、百变成钢的优秀团队。
当我们一路驰骋“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倾心高山、蓝天白云和静谧的湖泊、草原,领略博大精深的藏传文化,欣赏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的时候,我们必定不会忘记,曾经在这里,勇敢从高寒缺氧、地质灾害频发的环境中趟出一条雪域坦途的兴蜀人。因为他们用生命的挑战成就了“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四川兴蜀精神,这种精神与“两路”精神一脉相承,并且指引着一批又一批兴蜀人扎根条件最艰苦、工作难度最大的边远藏区,用智慧和汗水修筑雪域天路,续写“两路”建设者的不朽传奇!
本版图片由四川兴蜀公司提供
■特写
“教室门口站那人,是不是你爸哦?”
高寒、缺氧,自高尔寺山隧道开工建设到现在,施工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没有几个能够撑到工程结束。
陈昕是自始至终坚守在一线中的一员。“气候恶劣,条件艰苦,普通施工人员可以频繁更换,但工程管理人员不能,责任在肩。”自2011年项目进场一直到去年年底,4年多的坚守,陈昕一句“责任在肩”,轻描淡写。
黝黑的皮肤、青紫的嘴唇、通红的脸庞,与陈昕面对面,很难想象他曾经也是一位白面书生,更难以想象他这些年经历的那些岁月。
在318国道东海路改建的过程中,陈昕所管辖的红海段125公里路段,有“生命禁区”之称的海子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工地7、8月份最高温度也就十多摄氏度,冬季夜间低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每天呼吸的氧气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50%,每天真正的睡眠时间只有4至6个小时,并且还要分几次睡。
2009年他结婚,工期紧张,新婚蜜月没去别的地方,他直接把娇妻带上了工地,住进了板房。
2010年,儿子出生,儿子快四岁了,他都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曾经去幼儿园接过一次儿子放学,尽管有接送卡,老师还是要反复多次向他儿子确认:“教室门口站那人,是不是你爸哦?”
听了这话,抗得过高寒缺氧的陈昕,压不住心中的那股酸楚。
“陪工地兄弟的时间,是陪老婆孩子的十倍。”陈昕说这话,把自己给逗乐了。
事实上,在高寒地区作业,除了工作环境艰苦,业余生活也十分枯燥,不能搞剧烈活动,踢足球可能连当地的孩子也跑不过,缺氧,动几下就明显体力不支。“就连睡觉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被子盖少了冷,盖多了压力大,出气困难,夜间睡觉辗转反侧,醒了睡,睡了醒。”外人看来很艰苦的事情,陈昕每次说来都开怀大笑。
不止陈昕,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所接触到的每一位不畏艰难的兴蜀人,都如陈昕这般。听过他们的故事,才能真正体会“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四川兴蜀精神不是写在横幅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兴蜀人身体的血液,也正是这一腔热血,才成就了美得令人窒息的雪域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