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的最后一天,根据公司安排,我们一行踏上征途,前往G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的改建工程现场。从川藏线的茶马古道起点雅安出发,经国道G318线川藏段,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途经泸定、康定,走过500公里里程后到达新都桥东俄洛村,进入G318线东海路改建工程的起点。
从成都到新都桥东俄洛村一路走来,便是从春意盎然、绿树发芽到寒风刺骨、白雪皑皑,几小时的路程犹如经历了四季。高原的气候更像川剧的变脸,说变就变。一会儿骄阳似火,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阴雨绵绵,一会儿飞雪漫天,有时一天变幻好几次。真是应了当地的一句民谣“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
冰峰、雪山、风暴、强烈的紫外线和严重缺氧,是东海路的自然标记,我们眼前面临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脱洛拉卡山四座高海拔大山,我们深知在严寒、冻土、沙滩、泥流、坚石、复杂程度好比地理教科书一样的环境下修筑这条公路是一次多大的挑战。这条路有人说它具有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各种价值;有人说它具有民族的、社会的、国家的……特殊意义,但对于我们高原筑路人,这即将到来的三年岁月来说,有着另一层令人生畏,又肃然起敬的生命意义。
在这270公里的改建公路线上,参建人员不仅要经受环境的折磨和体力的考验,还要忍受人迹罕至的痛苦和孤独寂寞的考验。先别说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进行科学管理、科学施工,能够适应这里的气候,住得下去,就已经不是常人了。刚登上高原,近一半的同志都头痛欲裂、气喘吁吁、四肢瘫软、睡眠不足、食欲减退。有的人勉强吃上几口饭,也带着黄水呕了出来。干燥的气候让人脸颊、嘴唇皮肤开裂,强烈的紫外线使皮肤变得黝黑,剧烈的高原反应考验着大家的生理和心理。但是为了藏区公路建设,为了沿线上万藏族同胞的出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志们一边忍受生理上的不适应,一边开展工作,按照“将G318建成安全、舒适、美观、快捷的第一路”的指导方针,秉承“川九公路建设理念、建设东海精品”的理念,积极开展公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工程安全为重点,紧紧围绕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环保水保、和谐稳定等,全方位创建精品工程;紧扣现场控制和内部机制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目标考核,扎实开展工作。整合各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难,稳步扎实有序地奋力推进工程。
一处处开挖边坡的平顺、圆滑,一根根桥桩、桥墩拔地而起描绘成了一幅现代版的“人造石林”,新建路线与环境有效结合,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几个月的高原生活、工作、磨练,大家曾经白皙的皮肤粗糙了许多;沧桑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坚毅,少了几分脆弱。这一年,代表处一位同志成了幸福的新郎,三位同志当上了父亲。这一年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与意志品质的较量,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布取得了全胜。原来坑坑洼洼的老国道已经逐步换了新颜,一条安全、舒适、美观、快捷的东海路正在慢慢形成中,4718米的高海拔阻挡不了筑路的步伐,“天堑变通途”的那天不再遥远。
(东海路雅红代表处 李祥玮)